近年来,极端天气频发,我国城市排水问题突显,城市正常运作和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,同时排水不畅会造成水污染加剧,水资源短缺,直接影响生态环境。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建议》明确要求各地区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,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,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,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流域防洪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,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水体系。
当前XX县县城排水工程建设距离实现排水智慧化尚有差距,其排水户、排水管网、泵站、沿江排口、城市内涝点等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同样较差,宜宾市未来排水智慧化建设还有非常长一段路要走。XX城区排水管网数据陈旧,针对排水管网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基本上没有,对城市内涝点、积水风险点的监测力度较低,对排水户的排水许可监管尚未实现信息化。当前智慧污水平台功能尚有欠缺,缺少有关数据的统一接入,不能够满足XX县乃至宜宾南部地区未来的智慧排水应用需求,需逐步优化开发。
为落实国务院、发改委、住建部部署,统一安排城镇排水防涝设施建设,消除城市内涝威胁,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为了完善XX县城区排水基础设施,提升XX县城区排水能力,建立健全XX县排水信息化管理体制,提出本项目的建设。
本项目将开展县城排水管网全面普查,对普查察觉缺陷做全面整治,安装可视化及智能感知设备约200个,设置智慧排水平台一套,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能,提高运维效率,降低人力成本,为市民创造更安全、舒适的生活环境。本项目的实施是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体现,有利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。
经过对项目产业政策及地方发展规划的符合性、建设条件、当地政府及群众的支持力度、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带动性分析论证,得出以下结论:
1、项目的建设能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法规,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政策,符合宜宾南部区域XX县县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及供排水专项规划。
2、从项目的选址以及建设条件分析,项目的建设符合地方实际及有关要求;项目区域内交通、水、电、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善,项目地质条件良好。
3、从工程技术上分析,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内容符合实际需求,项目的建设方案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。
4、从环境保护方面分析,本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期采取比较有效的污染物防治措施,能降低项目对环境影响,使其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。
5、从社会效益分析,项目的实施能改善排水设施条件,提升排水系统智能化水平,能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,社会效益显著。
6、从项目风险分析,本项目为市政基础服务设施项目,作为民生工程,其承担的风险较小,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可以避免。
综上所述,项目在工程、技术、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建设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