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人民汇报——盘点邯郸2024丨“关键小事”办成百姓暖心大事
发表时间: 2025-03-16 23:51:11 作者: 行业新闻

  2024年,我市聚焦群众关切和急难愁盼,着力解决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问题,不断将民生领域的“关键小事”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。目前,2024年全市10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目标,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。

  “路上没积水了,回家路上顺畅多了。”“小区里加装了充电桩,电动车不上楼也能充电,更安全了。”“老年食堂的饭,又便宜又好吃,真方便。”“可以不要钱体检,造福了我们老年人!”……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,让邯郸这座城市更有温度,让这座城市的人民切实感受到了满满的关爱、幸福和安全。

  城市排涝能力改造提升,作为我市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,不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,更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。

  在我市的智慧排水指挥大厅里,工作人员轻点鼠标,辖区主要路口、重要区域、积水隐患点和重点河流水域等实时监控画面,便展现在指挥大屏上。

  “智慧排水系统平台的建设,为城市排涝安上了千里眼、顺风耳。”“智慧排水”系统平台工作人员介绍说,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地推进排水防涝监管平台建设,利用“智慧排水”系统平台,实现城市易涝点及风险点位实时监控。

  据介绍,我市主汛期集中在七下八上,城市内涝对市民生活影响较大。为此,城市内涝监测系统设置在立交桥下、雨水入河口等重点点位,可监控13座下凹式立交桥路面积水,及时作出调整雨水泵站运行,全天候掌握40个市政雨水入河口水位情况,辅助调度闸门系统。

  远程监控及控制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泵站设备状态和环境,依据气象和水位监测调整泵站运行;同时,气象监测系统接入主城区气象数据,有明确的目的性调派人员防汛,提升应急能力。该视频监控系统还可实时预览城市公共区域约2万摄像头的实时影像画面,全面掌握全市道路积水情况,提高排水统筹调度力度。

  市城管执法局还对主城区715公里市政排水管渠做全面排查,对全市3.4万余座雨水收水口和104公里排水管网进行清掏疏通,排查消除修复补齐破损井盖隐患257处,确保排水管道和设施保持应有的排沥、过水能力。该局市政排水部门成立设备养护专班,做好52台防汛应急设备及41座雨污水泵站设施、设备维修养护,对进出水管线、供配电系统、远程监控设备等关键设备做全面“体检”,提升排水设施应对能力。

  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中,免费为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,让老年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

  “大爷,您坐好,我给您测一下视力。”“阿姨,今天的血压有点高啊,身体有感觉不舒服吗?”……在复兴区康庄乡乔沟村,医务人员专程为该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。

  这一年,市卫健委科学制定推进措施,印发《免费为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程工作方案》,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,向各县(市、区)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,制定了202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制度,推动这一民生实事惠及更多群众。

  复兴区冶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老人解读体检报告。(资料片)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邱勇慧 摄

  针对老年人群特点,体检过程中做到“三个结合”,即将体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,对老年人及重点人群进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及健康素养知识宣传,提高群众健康意识;将体检与疾病筛查相结合,医务人员仔细地了解体检对象的日常生活小习惯以及既往所患疾病、治疗和目前用药情况等,做到边体检、边筛查、边诊治;将体检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,对新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项目,根据体检结果向居民群众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供疾病预防办法、用药和健康指导,做好健康干预。同时,对失能老人提供上门体检服务。

  这一年,我市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,为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常规体检服务,全市规范服务人数达73万。

  截至2024年11月底,全市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758974人,占全年目标任务数的103.97%。

  电动自行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,入户充电、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风险隐患。我市将“加装电瓶车智能充电桩”纳入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重点推进,努力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。

  市住建局在工作推进中,紧密结合各居民小区的独特空间布局与规模体量,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,全力推动电瓶车智能充电桩加装和车棚建设工作,确保充电设施应建尽建。

  为全方位、精细化布局充电桩建设位置,市住建局邀请消防、供电、设计等领域专家深入全市各个小区,结合场地条件、安全标准、电力供应等方面,制定出更加科学、合理的充电桩布局方案。此外,市、区、街道、社区四级联动,成立征求民意小组,逐个走访调研,召开座谈会,倾听群众对充电桩建设数量、选址等方面的意见建议,建立清单台账,将有空间、有意愿的小区全部纳入加装计划,做到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、服务于民。

  同时,秉持“应建则建、能建尽建”原则,结合各小区特点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。对空间存在限制的小区,采取分散式布局,充分的利用闲置空地,设置少量简易充电桩,既方便居民充电,又不会占用过多的公共空间;对有条件的小区,建成了规模化、半封闭充电车棚,既保证遮风挡雨、防晒防尘的功能,又能有很大成效避免因封闭空间造成的安全隐患。

  为防止电动车上楼入户,在安装充电设施的同时,我市充分运用新型技术方法,在电梯内安装智能阻止系统装置,通过监控探头或红外线感应,精准识别电瓶车进入电梯的行为,并及时发出警报、阻止电梯运行,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车上楼入户这一重大安全风险隐患。全市共有电梯23736部,目前21255部电梯已全部加装智能阻止系统,剩余2481部电梯为人车分流小区,不需要安装。

  这一年,我市各级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,新建、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、提高职工门诊统筹待遇标准、建设提升100家社区老年食堂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实事,让邯郸人民生活慢慢的变好、幸福指数越来越高。

  本文来自【邯郸日报-邯郸新闻网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